LDL


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组织编撰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1]指出,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据统计,目前国内心血管病患病人数2.9亿,每年约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相当于每10秒钟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血脂异常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LDL

流行病学介绍
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组织编撰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1]指出,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据统计,目前国内心血管病患病人数2.9亿,每年约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相当于每10秒钟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血脂异常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现有检测方法的局限性
目前,临床检测血脂异常主要通过血脂四项,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其局限性如下:
· 大约50%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脂类水平显示正常;
· 只有30%的心脏病患者能够通过测总胆固醇含量被发现;
· 根据现行的国际ATP III 检测标准,大多数的心血管疾病不能被检测到;
· 许多LDL-C和HDL-C正常的病人仍然有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低密度脂蛋白(LDL)全亚类分型的临床意义
LDL按照颗粒直径可分为7种亚型[2],1型颗粒直径最大,7型颗粒直径最小。其中,仅有3-7型(sdLDL)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3],其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能力更强[4],已被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委员会成人治疗组列为新发现的重要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之一。
· 即使血浆总LDL水平正常,如果3-7型LDL超标,则可使正常成人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3倍以上。
· 已有研究证实,在CAD患者中,其LDL的平均颗粒直径显著降低[5],且其直径大小与CAD的严重程度成负相关[6]。
· 通过他汀药物治疗,则可增加LDL的平均颗粒直径并降低其密度[7-8]。
· 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代谢异常,从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通过检测3-7型LDL水平可精确反应LDL的颗粒变化

 

 

产品优势
全国首家通过官方认证的脂蛋白分型创新检测技术
可以给出各类脂蛋白的分布,便于跟踪、分析、针对性治疗。
完全分离鉴定所有7种低密度脂蛋白亚型,且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来自数家三甲医院的3000例中国人真实实验数据,判读更可信。
通过色彩鲜明的检测结果,可直观的区分正常和异常的脂蛋白。

 

检测结果分析

 

临床用途
1、风险评估: 血浆总胆固醇含量正常,患者潜在的危险仍可以被发现


 
某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血浆总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正常(101mg/dl,低于参考值);经低密度脂蛋白分型检测后,3-7型的低密度脂蛋白亚型含量均超过参考值,提示该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较高,该检测结果符合该患者的真实病情。

2、疗效评估: 帮助医生和患者评估治疗方案的有效性


 
在使用降脂类药物治疗后,红色区域代表的非正常型脂蛋白含量下降,提示降脂药物效果较好;且绿色区域代表的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升高,提示该患者体内的脂质代谢状态转佳。

 

适用检测人群
风险评估(体检)
亚健康人群。
有家族的心脏病史人群。
有吸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
肥胖、超重以及糖尿病患者。
疗效评估(临床)
高血压、高血脂和高甘油三酯的人群。
患有心脏病人群。
正在接受降血脂治疗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