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类药物用药指导基因检测
精神疾病药物治疗现状
在精神分裂患者中,有30%~50%的患对典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反应不佳;在抑郁症患者中,仅有30%~45%的患者在足量足疗程的抗抑郁症药物治疗下可获得临床症状的完全缓解。
疗效差异原因
精神药物简介:
抗精神病药(Antipsychotic drugs)又称神经阻滞剂(Neuroleptic),是一组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有精神病性症状的精神障碍的一类药物。典型(传统)抗精神病药物以氯丙嗪、氟哌啶醇为代表,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躁狂症;非典型(非传统)抗精神病药多为多巴胺D2受体阻断剂或DA/5-羟色胺(5-HT)双重拮抗剂,代表药物有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等。
抗抑郁药(antidepressive drugs)是一组用于治疗抑郁症状的精神活性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和各种抑郁状态。主要分为: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和三环抗抑郁药,包括丙咪嗪,阿米替林、氯丙咪嗪及多塞平等,其中以阿米替林为最常用;四环抗抑郁药,麦普替林等;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阻滞剂(SSRI),包括氟西汀,帕罗西汀(赛乐特)、氟伏沙明(兰释)、舍曲林(郁洛复)、文拉法辛(博乐欣、怡诺思)等。
越来越多的药物FDA要求使用前需要了解基因信息
目前,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药品说明书中,已有超过200种药物被推荐进行药物基因组学生物标记物的检测,精神科药物多达35种 ,FDA建议医生使用相应药物前须对病人体内相关代谢基因进行检测。
检测基因、样本要求和报告周期
P450酶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参与者,基因多态性对其酶活性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表明,CYP2D6、CYP2C19基因多样性与抗精神病药(包括氯氮平、阿立哌唑、利培酮、奋乃静、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等)的代谢速度有关,中弱代谢型代谢较慢,血药浓度较高,导致副作用明显增强。